close
文自引用:今日報
作者:郭博傑
http://www.todaynews.com.tw/bencandy.php?fid-6-id-2048-page-1.htm


二二八事件63周年前夕,台北市政府特別於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舉辦「陳澄波與蒲添生紀念特展」。台北市長郝龍斌指出,前輩油畫藝術家陳澄波於寫給女婿也是雕塑大師蒲添生的遺書中寫道「進退需要相讓勿可分枝作派」,強調不可分裂的理念正提醒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在紀念二二八事件的同時,應該牢記教訓,互相尊重、彼此珍惜,更應該友愛團結、作伙打拚!

{###_ptsmm/11/1979775106.jpg_###} 
(圖左:陳澄波寫給女婿蒲添生的遺書)

{###_ptsmm/11/1979775112.jpg_###} 


陳澄波是台灣最負盛名的代表性畫家之一,二二八事件期間陳澄波與其他嘉義市參議員,在事件爆發激烈衝突時擔任和平協商使者,卻因此受難,其犧牲奉獻事蹟至今仍深深為人感念。尤其,嘉義是武裝對抗最激烈的地區,也因此和平解決爭端的努力,顯得更為艱難、可貴。蒲添生作為陳澄波女婿,是陳澄波受難前託付藝術生命的傳人,一生創作不懈,台灣第一尊國父戶外全身銅像即出自其手,所塑名人胸像盡現人物神韻、自信,也見證台灣半世紀的歷史。
1996年在完成捨身救人的林靖娟老師雕像半個月後辭世,生命與作品相融為一,正如蒲添生生前所言「當我創作停止時,就是我生命的結束。」

 

{###_ptsmm/11/1979775103.jpg_###} 

 (蒲添生作品:運動系列)

 

郝龍斌說,陳澄波的藝術表現及成就,不僅是台灣更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創作眼光始終關注於鄉土及人文風情,作品則充份展現台灣本土特色及風華,但可惜過去一直被封鎖於歷史的角落,並未獲得應有的尊敬;而蒲添生影響台灣雕塑藝術半世紀,因此市政府舉辦此一特展最重要的意義,便在於彰顯兩位藝術家愛鄉、愛土的創作精神。


{###_ptsmm/11/1979775114.jpg_###}

{###_ptsmm/11/1979775116.jpg_###} 

(圖中為台灣社社長吳樹民夫婦,與蒲家二、三代合影) 


陳澄波在給女婿蒲添生的遺書中寫道,「為十二萬市民之解圍…與當局談論和平解決…所得今次殺身之禍,解決民族之自由,絕對問心不愧矣。」臺北市副市長李永萍表示,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嘉義市武裝行動激烈,但陳澄波以其人文關懷堅持和平的理念協商解決之道,從遺書中可以想見,直到他受難前,念茲在茲的仍是如何為市民努力,今日讀來仍教人動容!而蒲添生留下的最後遺作,則是當年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中,為搶救學生而犧牲的林靖娟老師雕像─「浴火鳳凰」,這件作品現在北美館公園永久展示,緬懷兩位台灣前輩藝術家一生堅持和平理念與對藝術創作的熱愛,正是今年二二八系列紀念活動以「祈願與追思」為訴求,強調藝術及人文的力量。

{###_ptsmm/11/1979775134.jpg_###}(陳澄波文化館志工合影)

 {###_ptsmm/11/1979775098.jpg_###}

 

陳澄波的長子陳重光認為,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蒙難時年53歲,正是一位藝術家意氣風發、藝術創作能量最強的黃金時期,他的犧牲不僅對家庭造成深遠影響,也是台灣藝術界極大的損失,但面對此一歷史悲劇,人民及執政者都應共同努力於重視人權及維護民主自由的政治,才可使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安居樂業。

{###_ptsmm/11/1979775135.jpg_###} 
(陳澄波長子陳重光先生)

 

蒲添生之子蒲浩明則透露父祖間的一些小故事,他說,當年因為陳澄波的推薦,蒲添生受委託雕塑了現位於中山堂前的國父銅像,而當年穿著大衣、汗流浹背擔任模特兒的20來歲年輕人,正是如今已白髮蒼蒼的陳重光;但陳、蒲兩家後代如今已走出傷痛,懷抱著愛及寬容,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協助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將心中的苦痛減至最低。

{###_ptsmm/11/1979775100.jpg_###}
(圖左蒲浩明,圖右蒲浩志) 

 

蒲浩明並展示了從未公開過的陳澄波贈送給女兒及女婿的〈駱駝〉原畫作,並感謝台北市政府舉辦此次特展,並協助「蒲添生故居」的設立,讓民眾得以親炙蒲添生100多尊的精彩塑像。此外,嘉義木材商蘇友讓家族也當場將蘇友讓半身銅像捐給「蒲添生故居」,此尊塑像為21歲年輕蒲添生首件在台創作的作品,且這件作品更意外成為蒲添生婚姻的媒人。

 {###_ptsmm/11/1979775130.jpg_###}

 

原來,當蒲添生完成蘇友讓的銅像後,蘇友讓特別請好朋友陳澄波到家裡來鑑賞一番,陳澄波看了之後激賞不已,一問才知創作者蒲添生小學一年級時曾是他的學生,也興起將女兒嫁給蒲添生的念頭。事實上據蒲添生長孫蒲子超透露,蒲添生會走上藝術創作的道路,也是因為常常在嘉義市街上,看到自己的老師陳澄在路旁作畫而受到啟發。

 {###_ptsmm/11/1979775131.jpg_###}

(蘇友讓之子蘇匡模先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smuseum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